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a16z)对AI应用初创公司的建议:可以转向规模不重要的赛道,用“稀缺性”来打造护城河。可防御性来自那些私有、可信且难以复制的数据领域。
围墙花园的果实
当基础设施沿着技术栈向上攀升
生成式 AI 起步时许诺的是分层生态:底层是模型提供方,上层是构建应用的初创公司。但这些边界正在变得模糊。
OpenAI 的 Sora2 与 Anthropic 的 Claude Teams 显示出模型公司正在“上移”技术栈,把原始能力做成面向消费者与企业的产品。就像农场自己开餐馆:过去只卖原料的公司,如今开始端上整套套餐。
培育围墙花园
当你的供应商变成你的竞争对手,初创公司该如何竞争?
答案是建设数据的围墙花园:那些访问受限、具有专有性并且值得信任的领域。这类数据集带来的可防御性不靠规模,而靠稀缺性。
可防御性的案例
vLex(法律)与 OpenEvidence(医疗)给出了一套打法。
多年对敏感数据的授权获取、结构化整理与精心策展,逐步把排他性变成了护城河。他们的 AI 优势不在模型本身,而在别人碰不到的数据。
模型也翻不过的墙
模型公司总能拥有更大的模型、更多的算力与更强的分发渠道。
这些都是初创公司难以取胜的赛道。但在那些高质量数据被割裂、敏感、或难以获取的生态里,出现了机会窗口——在这些地方,主权与信任比“原始能力”更重要。
这些潜在的花园也许会结出最稀有的果实:经由信任、准入与时间培育的数据。
下一代围墙花园仍是一片待垦之地
供应链物流、地方监管、前沿科学、文化档案、气候数据:这些领域各自割裂、尚未被占领,正等待被耕耘。当基础设施公司不断沿栈上移,构筑可防御性的路径将横向展开:
——通过那些无法被爬取、复制,或被“开源化带走”的数据生态来实现。
在 AI 领域,最稀缺的优势不是算力,而是“许可”(授权)。
护城河正在侧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