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火箭可回收系统(SpaceX reusable launch system)的目标是让火箭能够重复使用,该回收系统目前被用于Falcon 9 v1.1和Falcon Heavy火箭。回收系统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采用了栅格翼(或称“栅格舵”,英文Grid fin)。
图:Falcon 9火箭上展开的栅格翼
SpaceX火箭栅格翼的首次测试出现在2014年6月17日。测试火箭上升1000米后,然后徐徐成功降落。视频中可清晰地看到,栅格翼在上升过程中是收起的,开始降落时展开,精准控制火箭降落。
在2015年1月10日,Falcon 9火箭成功发射,其携带的为国际空间站(ISS)运送货物的龙飞船(Dragon ship)也同样成功完成任务,但火箭在随后进行海上自动驾驶无人船平台降落回收时失败。对于此次火箭发射回收中栅格翼的作用,官方描述是:“A key upgrade to enable precision targeting of the Falcon 9 all the way to touchdown is the addition of four hypersonic grid fins placed in an X-wing configuration around the vehicle, stowed on ascent and deployed on reentry to control the stage’s lift vector. Each fin moves independently for roll, pitch and yaw, and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 gimbaling, will allow for precision landing – first on the autonomous spaceport drone ship, and eventually on land.(用于本次猎鹰9火箭精准着陆的关键升级措施是增加了高超音速栅格翼。栅格翼以X翼形环绕火箭安装,上升时收起,重入大气层时展开以控制一级火箭的升力矢量。每个栅格翼独立做出翻滚、俯仰和偏摆动作,结合火箭引擎的推力矢量控制,从而实现精准着陆。首先实现在海上自动驾驶无人船平台上着陆,最终实现在陆地着陆。)”
多次返回着陆尝试后,猎鹰9一级火箭在2015年12月首次陆上返回降落成功,2016年4月首次在海上自动驾驶无人船平台上返回着陆成功。
视频:栅格翼执行动作,控制火箭主推进器降落在海上自动驾驶无人船(视频来源:Pranay Pathole)
视频:火箭主推进器降落在陆地(视频来源:@SpaceX)
猎鹰9火箭的栅格翼尺寸不大,约4英尺X5英尺见方。栅格翼的翻滚、俯仰和偏摆的三维度控制动作可以让14层楼高的一级火箭实现最大20度角的偏转。
图:从Falcon 9火箭上拆卸下来的栅格翼(图片来源Justin Swartz)
图:在Space Center Houston展览的Falcon 9火箭,栅格翼展开,和参观的人形成大小对比。(图片来源Manuel Delgado)
在2017年6月的一次发射中,栅格翼进行了升级,一者尺寸增大,二者材料由铝换成了钛。铝制栅格翼在表面有热保护涂层,即便如此在火箭重入大气层时也较容易烧坏。钛制栅格翼不需要热保护涂层,抗热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回收后可不用更换。
图:Falcon 9火箭的钛制栅格翼(图片来源arstechnica)
栅格翼是苏联人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最早用于弹道导弹控制。研究和实践证明,栅格翼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比传统平板翼(Planar fin)更好地控制飞行器,让飞行器更不容易失速(The small chord length of grid fins also makes them less likely to stall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This resistance to stall increases the control effectiveness of grid fin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lanar fins.具体参见这个2006年的旧帖Missile Grid Fins—很好的介绍栅格翼的知识帖)。通俗地讲,就是栅格翼可让火箭更不容易栽跟头,这也是Falcon 9火箭在降落时为何要打开栅格翼的重要原因。
栅格翼的另外一个空气动力特征就是在亚音速和超音速状态下,其波阻(Wave drag)不高于传统平板翼,也可以说能够低于平板翼。但是在马赫数为1,即所谓transonic状态时,其波阻却明显升高。栅格翼外形特征与减阻的关系,此论文有所研究。
中国目前也在进行利用栅格翼的火箭回收试验。2019年7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发射中进行了所谓“栅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此次长二丙火箭一子级的落点控制就采用了栅格舵(即‘栅格翼’)控制,试验的成功对于解决我国内陆发射场落区安全问题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运载火箭后续助推器及子级的可控回收、软着陆、重复使用等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11月3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CZ-4B)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序号“遥三十八(Y38)”。资料显示,“此为首枚采用栅格舵一子级落区控制技术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2020年9月21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序号“遥四十一(Y41)”。如下宣传图上,火箭一子级上方有展开的栅格舵。
图: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子级展开的栅格舵(图片来源:知乎)
2020年12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文章中,一张“未来改进型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拟开展芯一级与助推器整体垂直回收”示意图显示,芯一级火箭降落时,其上部有四个栅格舵展开。
未来改进型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拟开展芯一级与助推器整体垂直回收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2023年5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公众号文章宣称,“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2023年7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公众号文章报道,“7月23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文章配发的长二丁火箭图片看,其主推力火箭已经配备了栅格翼。
配备栅格翼的长二丁火箭(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SpaceX星舰Starship的超级重型推进器Super Heavy Booster,其上部也有栅格翼。初始状态、发射和返回,栅格翼一直展开。Elon Musk提到过,将其收起是个愚蠢需求(dumb requirement)。
2024年6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消息:“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消息提到“垂直起降回收是在火箭原有外形上进行改进,增加了栅格舵、返回控制系统、着陆缓冲系统等,使火箭一子级得以重复利用,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效率,降低人类进出太空的经济成本”。所发布的火箭降落图片不是很清晰,无法确定此次飞行试验是否采用了栅格翼。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