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珀站(Cooper Station)和斯坦福环(Stanford Torus)

在Youtube上看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电影临近结尾,主人公库珀(Cooper)被救回到一个巨大的太空定居点“库珀站”(Cooper Station)。这个定居点具备以下特点:1)环形结构:居住区域环绕着一个巨大圆环,借助环体的旋转模拟地球重力;2)自然环境:内部设计为类似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植被、河流、建筑等,给人一种熟悉的生活氛围;3)太阳能供能:环体外部可能通过太阳能板或类似的能源系统为整个生态维持供电;4)人类迁移的避难所:库珀站被设定为人类在地球无法居住后,存续文明的核心平台。

看到这个库珀站,想到了斯坦福环(Stanford Torus)

斯坦福环(Stanford Torus),Source:Wiki

斯坦福环是斯坦福大学于1975年提出的未来人类太空定居点设计方案。斯坦福环是一个环形的空间结构,设计目的是为大规模的太空定居提供一个近乎地球化的生活环境,解决微重力、宇宙辐射和资源有限等深空探索的主要问题。斯坦福环通过集中太阳光实现能源供应和光照,同时利用封闭生态系统支持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其设计目标可容纳10,000人至14万人,提供地球化环境,包括空气、水、农业用地和生活空间。斯坦福环空间分区包括1)居住区:包括家庭住宅、公共设施和娱乐区域;2)农业区:通过水培或气雾栽培种植食物,支持粮食生产;3)工业区:处理废物、制造设备和支持定居点基础设施的运转。

环体结构的直径为1.6公里,通过环形旋转模拟1g重力。转速每分钟旋转1转,以确保离心力相当于地球重力而不会造成眩晕或不适。环体外部使用金属、聚乙烯和月壤等屏蔽材料防护宇宙辐射。环内表面设计为“景观化”的地球化区域,包括植被、湖泊和城市。通过环周围的巨型镜面,将阳光反射到居住区域,提供自然光照和农业用光。利用封闭生态系统实现空气、水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可持续的资源供应模式。同时,结合冷却系统和热辐射设计,避免内部过热。在重力较低的中心轴布置空间港口和交通枢纽,便于与外部航天器对接。内部交通则是通过磁悬浮轨道或电动车辆连接各区域。斯坦福环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分阶段建造逐步扩大规模。多个斯坦福环可以通过连接形成更大的太空城市。

电影中的库珀站与斯坦福环的比较:

一、相似性

  1. 环形设计与人工重力:两者都通过环体旋转模拟1g重力环境,这是最有效的微重力解决方案之一。
  2. 封闭生态系统:内部环境自给自足,包含空气、水、食物的循环再生系统,保障定居者的长期生存。
  3. 空间高效利用:将居住区、农业区和工业区整合到环形内部,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
  4. 太阳能供能:两者都高度依赖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
二、差异性
  1. 规模与复杂性:电影中的库珀站似乎规模更大,容纳的人口更多,且内部生态环境更复杂。
  2. 技术表现:电影中的设计体现出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可能采用了更高效的资源循环和辐射屏蔽方案,这些技术在斯坦福环概念提出时尚未成熟。
  3. 位置与运行模式:库珀站位于土星附近,而斯坦福环设计时多考虑近地轨道,电影中的设定更贴合星际移民的愿景。
  4. 建筑材料:库珀站可能利用了更先进的材料或“黑洞穿越”带来的新资源,而斯坦福环强调从月球或近地小行星提取资源。

关于人类太空定居点(Space settlement)设计,问了一下ChatGPT,其给出的答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1. 背景与意义
  • 拓展人类生存疆域:地球资源有限,探索和开发太空定居点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减少地球资源压力。
  • 科技创新的推动:太空定居点的设计要求推动航天工程、生命支持系统、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领域的进步。
  • 应对潜在危机:如小行星撞击、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太空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备份家园”。
  • 经济与文化价值:通过在月球、火星等星体上建立定居点,可开发新的经济模式,同时激发全球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2. 设计要素
(1)选址
  • 月球:靠近地球,易于物资补给;但昼夜温差大,环境辐射强。
  • 火星:有大气层和水冰资源,适合长期定居,但距离地球较远。
  • 近地小行星:资源丰富,但重力环境较差。
  • 太空轨道站:如地月Lagrange点,利于能源获取和通信。
(2)结构与建筑材料
  • 模块化设计:便于运输和组装,如国际空间站(ISS)的模块化方案。
  • 本地资源利用(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ISRU):如月壤制砖、火星土壤提取氧气。
  • 3D打印技术:利用行星表面资源打印建筑,减少地球运输负担。
  • 辐射屏蔽:采用金属材料、月壤覆盖或液态水屏障以减轻宇宙辐射影响。
(3)生命支持系统
  • 封闭生态循环:开发可循环的空气、水和食物生产系统,如NASA的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BLSS)。
  • 植物栽培:在无土环境下种植植物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缓解心理压力。
  • 废物处理:高效回收和处理定居点内产生的废物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4)能源与通信
  • 能源供应:太阳能是主要能源形式,但需解决夜间供能问题(储能技术或小型核电站)。
  • 通信网络:建设高效的星际通信系统,减少信号延迟,如利用中继卫星或激光通信技术。
(5)社会与文化设计
  • 心理健康:设计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社交空间以缓解孤独和心理压力。
  • 法律与伦理:建立治理体系,包括资源分配、社会行为规范和太空法体系。
  • 教育与文化活动:维持定居者的长期发展能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3. 技术挑战
(1)重力适应性
  • 长期处于微重力或低重力环境(如月球1/6重力或火星1/3重力),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等健康问题。
  • 设计人工重力系统,如离心力旋转结构来模拟重力环境。
(2)辐射防护
  • 深空辐射包括太阳风、高能粒子辐射等,对人体和电子设备具有严重威胁。
  • 采用多层辐射屏蔽材料,并结合地下居住设计减少暴露。
(3)资源获取与再利用
  • 如何有效利用本地资源(如火星水冰、月壤矿物)以维持定居点的自给自足。
  • 需要发展高效的资源开采与转换技术。
(4)长期维持
  • 生命支持系统必须高度可靠,故障维修难度大。
  • 开发自我修复和自动维护技术,如机器人维修或冗余设计。
(5)成本与物流
  • 当前技术下,单次发射成本极高(如SpaceX的Starship虽然大幅降低成本,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 如何降低材料、设备和人员运输费用是关键。
4. 实现路径
(1)阶段性发展
  1. 短期目标:无人探测与机器人辅助(如月球南极水冰采样)。
  2. 中期目标:建设小型实验基地(如阿尔忒弥斯计划月球基地)。
  3. 长期目标:大型永久性定居点(如火星城市计划)。
(2)国际与商业合作
  • 国际合作:如NASA与ESA的联合项目。
  • 商业化探索:如SpaceX、Blue Origin和Axiom Space参与建设。
(3)技术试验
  • 地球模拟实验:如BIOS-3、火星500计划验证生命支持系统和长期居住的可行性。
  • 空间实验:如ISS为验证微重力环境下的技术奠定了基础。
5. 未来展望
  • 月球定居点的蓝图:以月球为跳板建立可持续的深空探索基地。
  • 火星城市的愿景:实现10万人规模的火星城市,如埃隆·马斯克的“百万火星移民”计划。
  • 星际殖民的可能性:未来技术发展将使人类走向更遥远的星系,如开发核聚变推进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星际旅行。
  • 人类文明扩展:太空定居点的建设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人类文明向宇宙延伸的重要标志。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