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OpenAI DevDay 2025:Sam Altman 开场演讲,感觉ChatGPT逐渐地要包打一切了。

一、总体定位与数字
- OpenAI 将 ChatGPT 明确定位为“对话式应用平台”(像一个聊天驱动的“操作系统”):第三方应用可以在对话中直接运行、交互与结算,开发者通过新 SDK 构建并分发。
- 规模数字(大会现场给出):已有 400 万开发者构建、ChatGPT 每周活跃用户 8 亿+、API 吞吐 60 亿 tokens/分钟。
二、ChatGPT 内的“Apps”与 Apps SDK(预览)
- 你可以在聊天里直接“召唤”或自动触发应用(如说“Spotify,帮我做一张派对歌单”),应用会在对话窗内以可交互界面呈现(地图、表单、播放列表、演示文稿等)。
- 首批应用当日已上线:Booking.com、Canva、Coursera、Figma、Expedia、Spotify、Zillow,更多品牌(如 Uber、Target、Peloton 等)将在年内分批进入。
- 隐私与权限:初次使用会弹出连接授权;后续会提供更细粒度的数据类别控制。
- 开发者生态:发布 Apps SDK(基于 MCP 的开放标准),今日起可在 ChatGPT 的“开发者模式”内调试;年内开放提交审核、上线目录与“变现”细则。OpenAI 还提及面向即时结算的 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
三、AgentKit:面向生产的智能体全栈
- 组件与能力
1)Agent Builder:可视化画布编排多智能体/工具流、版本化、预览与评测集成。
2)Connector Registry:统一管理 ChatGPT 与 API 的数据源连接(含第三方 MCP)。
3)ChatKit:把“原生聊天式智能体 UI”嵌到你的产品或网站。
4)评测与优化:新增 datasets、trace grading、自动提示优化、第三方模型评测;并推出用于推理模型的 RFT(强化式微调),o4-mini GA、GPT-5 开启私测。 - 可用性与定价:ChatKit 与新 Evals 当日 GA;Agent Builder、Connector Registry 进入 Beta,均按标准模型计费,不额外收取平台费。
四、模型与 API 更新
- GPT-5 Pro(API):OpenAI 宣称为“API 中最智能的模型”,面向高精度任务;文档已上线。
- Sora 2(视频生成,API):把最新视频模型开放到 API,供开发者集成。
- 语音/图像小模型:
- gpt-realtime-mini(小型实时语音模型,较大模型成本低 70%)。
- gpt-image-1-mini(小型图像生成模型,较大模型成本低 80%)。
五、Codex 正式 GA(面向工程团队的编码/运维智能体)
- 新能力:1)Slack 集成(在频道里 @Codex 下达任务,自动选环境并回链到 Codex cloud 结果);2)Codex SDK(把 GPT-5-Codex 驱动的 agent 嵌入到你的自有工作流/产品);3)企业级可观测与治理(环境控制、监控、分析看板)。
- 使用与计费:Plus/Pro/Business/Edu/Enterprise 可用;10 月 20 日起 Codex cloud 任务将按 Codex 用量记费。
- 早期成效:官方给出 Cisco 代码评审提速 50% 等案例;内部 PR 合并率与自动审查覆盖率显著提升。
六、企业与生态动向
- 强调“企业优先”增长:与 Spotify、Zillow、Mattel 等扩展合作,将 OpenAI 的工具嵌入到音乐、房产、零售、制造等行业工作流。
- “应用目录/应用商店”与后续商业化:面向 8 亿用户的分发入口;突出设计与性能的应用将获得更高曝光。
- 基础设施:多家媒体提及与 AMD 的芯片采购协议,用于扩容算力(大会侧报道)。
七、给开发者/团队的实际影响(要点速览)
- 如果你做 ToC/ToB 产品:
- 现在可以把“应用”直接发到 ChatGPT,享受对话内的即用即走场景与平台分发;年内会开放目录与变现。
- 如果你在做工作流/智能体:
- 用 AgentKit 的 Agent Builder + ChatKit,能把从“编排—评测—上线—嵌 UI—治理”的链路整合到一套工具里。
- 如果你是工程团队:
- 升级到 Codex GA,把 CLI/Cloud/SDK + Slack 全打通,做“从需求到改动”的端到端自动化;注意 10/20 起的用量计费规则。
- 如果你是多模态/内容工具:
- 可用 Sora 2 API + 小型语音/图像模型,做更低成本的实时语音与图像/视频工作流。
八、与 2023/2024 年路线的承接与变化
- 从“自定义 GPTs/插件”的探索,转向“Apps in ChatGPT”的一体化体验与标准化 SDK;更强调原生 UI 组件、隐私权限与分发/变现机制。
- 智能体从“API + Orchestration 拼装”到“AgentKit 全栈化”,并用评测与 RFT 来闭环效果与可靠性。
- 工程侧将 Codex 提升为 GA 级平台,并引入企业治理与 Slack 场景直连。